宫颈癌会导致女性出现不规则出血的现象,所以说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身上出现了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现象,最好是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,这种现象很有可能是宫颈癌导致的,即使不是宫颈癌,其他的妇科疾病也会导致人的身上出现类似的现象。
另外,有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,女儿乖巧可爱。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,父亲发现女儿的血型与自己和妻子的都对不上。怀着忐忑的心情,父亲带着女儿去做了亲子鉴定。结果显示,女儿并非亲生。原来,当年妻子在医院生产时,因为护士的疏忽,抱错了孩子。这个真相让夫妻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,一方面是多年来对女儿深厚的感情,另一方面是亲生骨肉不知身在何处。最终,他们还是决定寻找自己的亲生女儿,同时也继续关爱着这个被错抱的孩子。
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立国之战,这场战争的胜利是用三十万将士的血与泪争取来的。为了保家卫国,很多战斗英雄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,其中许多烈士的英雄事迹在我国流传。人们最熟知的莫过于黄继光,邱少云,杨根思等人。
说起黄继光,那可真是家喻户晓,连小孩子都从课本上学到过他舍身堵枪口的课文,知道他是为国牺牲的大英雄。
抗美援朝期间,黄继光的牺牲精神感染了一大批人,志愿军中涌现出很多和他一样以身挡枪的英雄豪杰,虽然他们的知名度并没有黄继光高,但他们的名字也同样值得我们铭记。
在我国近代史上,其实第一个舍身堵枪口的并不是黄继光,据不完全统计,我军历史上堵枪眼的烈士至少有14人,目前在记载中,堵抢眼的第一个人,是位名叫徐佳标的战士,他的事迹比黄继光要早了整整七年。
——“徐佳标全身有多处枪伤,两手被砍,两腿行动不便,血流不止,但仍旧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扑向机枪口……”
徐佳标是1926年生人,他在江苏省灌云县的一户贫苦农民家中长大,17岁的时候就加入了新四军。因为作战英勇,不惧牺牲,在1945年的时候,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,并在之后升任为5班班长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政府宣布投降。但当时还驻扎在淮阴和淮安两城的八千日伪军拒绝向我军投降。
于是新四军在会议过后决定发起两淮战役,主力军就是徐佳标部队所在的第三师。这场攻坚战是块“硬骨头”,肉眼可见的难啃,但这还是徐佳标所在的特务团成立以后遇到的第一次攻坚战,众人都摩拳擦掌要给日军一个好看。
9月6日下午,我军率先打响进攻淮阴城的战斗。团领导确定三营七连、八连为突击连,肩负从南门突破进攻的任务。
淮阴城的四个城门均为瓮城门,城墙高七八米,上面设有可供隐蔽射击的城垛,环城墙每隔数百米设一炮楼,城墙外有护城河,河宽约40米,水深两三米。
敌军占有非常优秀的“地利”,在这样的对比之下,只有一枚美制炸弹的新四军特务团就显得非常寒酸。
然而这仅有的杀手锏也非常不给力,就在尖刀班班长徐佳标带领战士们在敌人的炮火中,冒着生命危险用小推车把炸弹送到南门这里点燃后,众人才发现这是个哑弹,不能爆炸!
可是其他三个门的兄弟部队已经开始发动进攻了,箭在弦上不得不发,团里立刻决定对城架云梯强攻。
徐佳标第一个爬上梯子,他左手扶云梯,右手拿着手榴弹,背上步枪和子弹袋,快速的攀爬到城墙上沿。
徐佳标立刻向城上的伪军接连扔出3枚手榴弹,趁着伪军正因为爆炸惊慌失措,他在烟雾的掩护下,利索地将红旗插上城头。
因为徐佳标等人已经登上城墙,为了避免误伤,大部队暂时停止了对敌人的火力压制。但伪军趁这个时候,在城头上利用机枪射击和刺刀重新封锁登城点,阻止新四军登城。
和敌军的激战十分惨烈,徐佳标以少敌多,先是头部受伤,紧接着胸部和双腿一起中弹,在他不能动弹之际,一个敌方守军冲出来对着他的双手就是一刀……
因为双手被砍断,徐佳标疼痛直至晕厥,战友们也接连阵亡,特务团牺牲人数不断上涨,战况愈发变得对我军不利……
徐佳标慢慢醒转过来,入眼的就是满地战友的尸体。他仔细观察,终于发现敌人在城墙后沿右侧的一个暗堡中对着我军扫射。
这个暗堡周围长了很多植物,非常隐蔽难以发现,并且封锁住了护城河上的桥,使攻城后续部队无法通过。
既然已经发现,肯定不能坐视不管。可是要说去攻击暗堡,徐佳标也做不到:他目前全身有多处枪伤,双腿行动不便,血流不止,两手被砍……
徐佳标没有放弃,只要还有一口气在,他就要去做点什么阻拦敌人。他强忍疼痛,用双膝和断臂努力地向暗堡一点一点挪动。
5米,3米,1米……没多远的距离,徐佳标却用了很久才到达,看着暗堡上的枪口,徐佳标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扑了过去,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机关枪眼,为战友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……
徐佳标的牺牲成功掩护了突击队登城,之后淮阴被攻克,伪28师被全歼,但徐佳标和他的战友们却看不到了……
战斗结束后,其他人在帮忙整理烈士遗体时,发现徐佳标身中无数枪弹,骨头和内脏都被打穿,他是我军战争史上第一个用身体堵枪眼的战士,这一年,他才刚刚19岁。
现在很多人对于这种英雄事迹已经慢慢失去了感觉,用肉身去堵枪口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呢?
黄继光的战友万福来生前被采访时说道:“……撩开(黄继光)后边的衣服一看,炸起来一个很大口子,拳头可以放进去。黄继光以他最后一口气、最后一滴血完成了爆破任务……”
当时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的卫生员王清珍这样描述过:“黄继光当时戴着帽子,脸是有点黏土,有点黑。抬下来以后发现血都流干了,沾在衣服上面。(遗体)前面是枪眼,后面脊椎被打穿了。抬到了沟边处理遗体,男同志用温水把他湿润以后,才把缠在枪口上的布慢慢地揭了下来,换干净的衣服。”
如此英勇而壮烈的举动当时在志愿军中不胜枚举,当时“联合国军”的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中国人如此拼命的行为,甚至传出我国给志愿军的战士“吃药”的荒谬言论。他们不能够理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,不明白我们五千年积淀的家国文化,他们不知道,有些东西生长在中国人的骨血里,能让我们爆发出超乎常人的力量。
在当时,中朝两国之间流传着黄继光的壮举,在黄继光的精神影响下,涌现了一大批舍身取义的战士们。
许家朋是安徽绩溪县的一个年轻小伙,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的时候,他就十分活跃,参加诉苦会,斗地主恶霸,是全村最积极的一员。在这一年间他还加入了民兵组织,对于组织交给他的各项任务总是积极完成。轮到值勤,他总是来得早,走得迟,不论风雨雪夜,始终坚守岗位。
——许家朋:“在一旦需要我的情况下,我就像黄继光同志那样,为了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而牺牲自己!”
3月的一天,许家朋所在的村里获悉反革命分子程华生潜逃到宁国县蜀洪,许家朋立刻主动要求前去逮捕。于是在一个深夜,许家朋和程安志等5人,冒着大雨,翻山越岭40余里,终于在拂晓前赶抵目的地,将程华生抓获。
1951年5月,刚满20岁的许家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,在皖南军区所属警卫部队任战士。第二年7月的时候跟随志愿军入朝作战,他怀着杀敌立功、保家卫国的决心跨过鸭绿江,奔赴抗美援朝最前线。
进入朝鲜后,许家朋所在的部队开始了为期20多天的连续行军。一路上美军的飞机狂轰乱炸,作为新兵的许家朋,在面对浓烈的火药味、强烈的轰炸声和全副武装的长途跋涉时,都显得十分辛苦。
几天急行军下来,许家朋的双脚都起了血泡,班长问他能不能坚持?他回答说:“艰苦就是光荣,克服困难就是胜利,如果行军任务都完不成,怎么能完成今后的战斗任务呢?!”
那时已经是11月了,朝鲜的冬天要比中国更加寒冷。许家朋为了练好刺杀,经常在晚上脱掉棉衣苦练,许多人裹着大衣依旧被冻得瑟瑟发抖,但他直练得满头大汗。
投手榴弹,许家朋一开始投不远命中率也低,他就趁战友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爬起来,在寒风大雪中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投弹。
因为学什么都努力刻苦,许家朋的军事技术提高得很快,在考核中,他投弹不仅远而且命中精度也很好。
1952年12月,许家朋所在部队从东线开赴中线。总算有机会杀敌立功了,许家朋心里暗暗的兴奋。到了前线,他们连的任务是筑城扛木头。许家朋积极干活,吃苦耐劳。在一次雨夜运木头的时候,道路湿滑难走,许家朋通过敌军炮火封锁区时,不小心滑倒扭伤了脚。
许家朋当时没有在意,结果第二天伤处就开始红肿疼痛,排长加了就让他休息治疗。但他自己不愿意,说道:“人家轻伤不下火线,我又没流血,怎么就不能坚持呢?”
或许很多人觉得,这些事在战争中实在显得过于渺小,比起那些著名的事迹实在是不值一提。就当是笔者的私心吧,想要纪念这些“最可爱的人”的每一个闪光点。
许家朋在担负最后一次作战任务前,他在向连长、团支部递交的决心书中写道:“在一旦需要我的情况下,我就像黄继光同志那样,为了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而牺牲自己。”
之后他还对战友说:“我要接受这次战斗的考验,一定像黄继光那样勇敢地消灭敌人!”
1953年7月6日,痛歼美七师的朝鲜石砚洞北山反击战开始了。
许家朋所在的突击排接到任务:要以最快速度插到主峰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。
天上还下着瓢泼大雨,一阵猛烈的炮击之后,志愿军发起了攻击。
兵贵神速,突击排快速向敌军主峰挺进,一路上连续突破敌军三道铁丝网。眼看着就要到达主峰,此时正上方敌军暗堡内的机枪突然疯狂地向他们扫射起来。
这一下敌方的火力攻击压制着突击排,迫使进攻部队无法继续前进。突击排战士孙伦球奉命上前爆破,但刚跨出几步便中弹倒下。
敌人的机枪在疯狂扫射,不解决掉他,敌军就会乘机反扑,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将会遭受很大的牺牲。
伏在距离暗堡20米山坡上的许家朋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,他没有等排长的命令,直接冲上前去抢过孙伦球手中的炸药包,冒着枪林弹雨向暗堡冲去。
许家朋小心翼翼地前进,还算顺利,离暗堡也就是个几步远了,后面的战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。
这时一发空炸榴弹突然打了过来,瞬间许家朋的双腿被炸伤,许家朋一头栽倒在山坡上。
不行,都已经到这一步了,不能倒下。许家朋以惊人的毅力忍住疼痛,用双手艰难地爬到了暗堡跟前,放下炸药包,拉开导火索。
但是炸药包已经被雨水淋了太久,已经湿透无法爆炸。许家朋顾不上懊恼,立刻开始观察暗堡周围,想冲进暗堡把机枪夺过来,但这是一个从盖沟里伸出来的暗堡,无法进去。
敌人的机枪还在继续扫射,部队无法进攻,而现在显然来不及再拿一包炸药了。
为了迅速抢占主峰,消灭敌人,许家朋没有犹豫,猛然向敌军的射击孔扑去。只见他双手青筋暴起,牢牢抓住敌人的机枪架,用自己的血肉堵住敌人的机枪口。敌军的火力点总算被扑灭了。
后面的志愿军部队立刻抓紧时机越过暗堡,冲上北山主峰,占领了有利地形,打退敌人,赢得了这场反击战的彻底胜利。
战后统计,部队歼灭敌军3500余人,还缴获了大批战利品,可是,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许家朋却献出了他那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,再也回不来了。
战后,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许家朋特等功,并授予他“一级战斗英雄”光荣称号,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、“模范共青团员”。
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也授予许家朋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”的称号,同时授予他“金星奖章”和“一级国旗勋章”。绩溪县人民政府将他的家乡命名为“家朋乡”,立“许家朋烈士纪念碑”以示纪念。
无独有偶,也是在这一年的7月,除了许家朋之外,还有一位战士也将生命终结在敌人的枪口之下,他叫李家发,牺牲时还不到20岁。
李家发和许家朋一样都是安徽人,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第199师第595团第1连的战士。
在抗美援朝最后一战——金城战役中,李家发所在的1连担任主攻轿岩山任务。
——李家发:战场上的“铁腿通信员”,最终消逝在敌军的机枪口下……
1953年7月12日晚,1连正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区,向着轿岩山116高地前进。到第二天晚上时,夏季反攻战就在金城前线20公里宽的正面战场全线展开了。
1连战士翻过了连绵的山岭,随着志愿军炮火的延伸,一路快速的冲到山包脚下,顺着鱼脊形的山梁向山顶逼近。
上山的路上不可避免地遇见了敌军的铁丝网,李家发立刻就向排长请求了爆破任务。
李家发拿上炸弹,对班长说:“爆破烟一起,你们就上。”说完就向着对面的铁丝网前去。之前敌人在山上埋的大多数地雷都被志愿军的炮火炸掉了,但李家发不敢大意,小心地顺着地雷窝往上爬。
没多久战友们听到一声轰鸣,见到爆破烟冒起,知道李家发成功了,部队就赶紧随着浓烟迅速越过第二道铁丝网,并一口气冲上了山腰间的棱坎。
突然,山腰间一个隐蔽的碉堡开始用机关枪向着他们疯狂扫射,1连的战士立时被压在棱坎下。排长受了重伤,班长代替指挥,高声喊:“谁上去炸了他?”
李家发再次挺身而出:“我去!”之前他是通信员,在敌人的炮火中穿梭自如,健步如飞,号称“铁腿通信员”,这一点距离自然也不在话下。
李家发带上两颗绑着炸药的手榴弹,从棱坎里小心起身,避开机枪正面火力,快速的向敌军地堡侧面迂回前进。
到差不多的位置,李家发拔出拉环,朝着敌人大地堡右侧的护卫堡扔出一颗手榴弹,只听见“轰”的一声,这个护卫堡就被炸翻了。但紧接着一颗流弹也将他的左脚打穿,李家发身负重伤,最后昏迷过去。
因为护卫堡被炸,敌人大地堡里的重机枪打得更加疯狂。1连几次冲锋,都被敌人的火力强行压制。
李家发被震耳欲聋的枪炮声震醒,他强忍疼痛,向敌人的大地堡爬了过去。爬到近前的时候,他奋力将第二颗手榴弹扔向地堡,将对面炸了个人仰马翻。
李家发朝着战友们高呼:“同志们,冲啊!”1连战士随着李家发的呼喊声迅速冲了上去。谁知山顶端又出现了一个地堡,同样的重机枪,还是对我军的火力压制,可是李家发已经没有第三颗手榴弹了。
下面志愿军的千军万马可都等着1连拿下主峰呢,战况转瞬即逝一秒钟也不能多耽搁。李家发想到此,立刻迅速滚到开枪的地堡跟前,手扶着地堡艰难地站起来,张开双臂,用尽全力向机枪眼猛扑过去,以胸口堵住暗堡射击孔。
李家发的英勇献身为受阻部队扫清了前进障碍,志愿军得以顺利攻占轿岩山阵地,轿岩山上飘起了红旗。
1953年9月,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认李家发为“黄继光式英雄”、追记特等功臣,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,并追认为中共党员。
之后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追授李家发为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,授予“金星奖章”和“一级国旗勋章”,朝鲜轿岩山地区人民直接将李家发牺牲地附近的一条街命名为“家发街”。
1956年2月,为纪念李家发烈士,南陵县将烈士故乡泉塘乡改名为家发乡(后为家发镇),并在县城西郊马山嘴修建了李家发烈士纪念碑。
一位志愿军老兵曾写过一首给战友的诗,诗中这样说道:
你留一支胳膊
他留一个耳朵
我留下一只脚
还有许多残肢断骨
我们合葬在一起
凝聚成一个特殊的我……
我是谁
我是我,也不是我
我是祖国的卫士
我是人民的护兵
我的身躯属于我
我的生命属于人民,属于祖国!
黄继光的精神激励了后人,但是有太多太多的战士没有留下名字,他们以身饲枪,甚至都没有留下全尸。鲜活的生命就那样消逝在战场上,而今许多文人志士,英雄烈士都退出了学习课本,我们唯一能做的,就是铭记他们的英勇事迹,传扬他们的精神股票里杠杆什么意思,不使他们被后人遗忘,让英雄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被人纪念,而永远熠熠生辉。
发布于:天津市